生活安全欄目視頻美女
  1. 生活
  2. 正文

安吳青訓班:「青運」豐碑中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青年是確保黨的事業薪火相傳的重要力量。在黨的革命歷程中,青年工作與保密工作始終緊密相聯。其中,安吳青訓班的往事值得銘記。
安吳青訓班是全面抗日戰爭初期,黨為了適應抗戰需要和廣大愛國青年抗日救國需要,由西北青年救國聯合會出面,於1937年10月在陝西涇陽縣安吳堡創辦的一所戰時青年幹部學校,被譽為「中國革命青年的搖籃,青年運動史上的豐碑」

開門辦班,「來者不拒」
根據毛主席「青訓班應該是來多少收多少,來者不拒」的指示,青訓班敞開大門,充分利用西安是國共合作的統一戰線區域、能廣泛接觸各地各類要求抗戰的青年這一優勢,不僅大批接收西安八路軍辦事處介紹來的愛國青年,還在《新華日報》上公開刊登了招生簡章。面對青訓班的開放,國民黨方面卻認為找到了機會,接連派特務打入青訓班進行竊密、破壞活動。史料記載,每期青訓班都會接收約30名國民黨軍官士兵、黨部委員,破壞分子就隱藏其中。到了1938年後期,涇陽地方反動勢力更是不斷對安吳堡進行偵察搗亂,還在附近設立了秘密監視點。而青訓班的學員成分本身也非常複雜。正如1938年馮文彬、胡喬木所說:「現在我們同學裡面有男有女,有老有幼,有文盲,還有留學生,有產業工人,有貧農,有小販,有軍官士兵,有黨部委員,有工程師,有和尚居士,有蒙古人,有漢人,有苗人,有暹羅、緬甸、馬來、南洋群島和菲律賓的華僑。」安吳青訓班學員面對這樣的局面,青訓班總支部委員會(以下簡稱總支委)要求每位同志提高警覺性,在堅持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加強爭取國民黨幹部的同時,著手強化保密工作,搜集特務破壞校規行為的證據。工作開放,組織保密特殊的時代背景下,保密性強成為青訓班黨組織工作的鮮明特點。青訓班的黨組織在學生中是絕對秘密的。在秘密建立總支委的同時,青訓班在各連隊組建黨支部,連隊指導員、隊長絕大部分是我黨黨員,但他們只以行政幹部面目出現,不以組織身份出現;同時,各連隊黨員之間不發生橫向聯繫。青訓班學員在安吳堡教孩子們唱抗日歌曲在為陝西省委代培幹部時,青訓班規定,是黨員的由省委寫秘密小條子帶來,並把他們編在一起,對外也進行保密。對此,陝西省委持肯定態度,在總結青訓班第五、六期工作時特意提到:青訓班「舉行秘密工作檢查」「對個別疏忽及遺失重要文件同志進行紀律及全體同志之警告」「秘密文件集中」,在秘密工作方面成績顯著。
在上黨課時,總支委也十分注意保密。因為黨組織是秘密的,黨員不公開,黨員之間也不能見面,所以黨課全部在黑夜進行。由支部書記、總支通訊員把黨員秘密引入暗室後,大家席地而坐,不許吸煙、說話。人到齊了,教員就在門口講課。有時,講課人甚至站在樓梯口上不露面,只大聲地講。此外,總支委召開黨員大會傳達中央文件,也在暗室中進行。壯大力量,秘密印刷1938年3月,青訓班黨總支積極貫徹黨中央關於發展知識分子入黨的決定,開始大批秘密發展黨員。總支委非常注意對新黨員進行保密教育。新黨員入黨時要秘密舉行莊嚴肅穆的儀式,但每批只能一至兩人,由介紹人帶領參加。總支委還要求,新黨員不准暴露身份,只能單線和指導員聯繫,不編小組。青訓班名譽主任朱德總司令在青訓班作報告同時,青訓班成立地下印刷廠,秘密印刷黨的刊物,進一步擴大黨的影響力。1938年冬,國民黨掀起反共高潮,陝西省委機關被迫轉移到涇陽縣雲陽鎮,機關刊物《西北周刊》也暫時停刊。為使該刊繼續出版發行,1939年1月,陝西省委和青訓班共同研究決定,在陝甘寧邊區的淳耀縣(今淳化、耀縣的一部分)前頭村秘密組建印刷廠,取名青年印刷廠。《西北周刊》青訓班指派王元一等3人負責籌建工作。王元一等人遂以西安八路軍辦事處工作人員身份,在地下黨組織幫助下,秘密購入對開鉛印機、銅模等設備,藏在馬車車廂下面運回印刷廠。1939年6月,青年印刷廠正式建成。此後,革命環境愈加險惡,但青年印刷廠仍然堅持運轉。直到1940年4月,青年印刷廠隨青訓班遷到延安,與中央印刷廠合併後,才算完成了歷史使命。正是依託一系列重要而隱秘的工作,安吳青訓班的各項任務才能順利進行。開班短短兩年時間裡,青訓班辦學14期,培養學員12000多名。這些學員大多參加了抗日救亡鬥爭,為中國青年運動譜寫了光輝篇章;有部分學員畢業後被派往國統區從事隱蔽戰線工作,為黨的地下工作做出了傑出貢獻;還有部分學員在新中國成立後走上了重要領導崗位。這些成績的取得,和青訓班黨組織及上級領導融合發展青年工作和保密工作的做法不可分割。保密,也成為他們中許多人一生的守則。
猜你喜歡